2013年5月9日下午四时许,一阵阵急促的警报声从安徽省金寨县法院江店人民法庭传出,一辆护送当事人孙某的警车往县医院的方向疾驶而去。车上的她倚靠在丈夫董某身上绝望地哭诉着,她的衣服上还不时散发出强烈刺鼻的农药味......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2013年5月9日下午原告董某与被告孙某离婚纠纷一案,在金寨县法院江店法庭如期开庭,整个庭审过程如同往常一样平静。董某与孙某于1980年经人介绍后相识并建立了恋爱关系,1985年双方登记结婚,在刚结婚的几个年头里,两人的感情如胶似漆,由于董某踏实能干,孙某贤惠持家,1990年两人便在农村建起了五间两层楼房,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人人称羡,并先后生下了一儿一女。2003年初,在打工潮的影响下,董某也毅然选择了离开家里赴北京打工,由于他吃苦耐劳加上精明能干,没过几年便为自己的人生挣下了第一桶金,2010年董某在北京开起了一家装饰公司。然而,事业的成功使得董某渐渐忽视了自己的家庭,董某回家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孙某常年独自一人在家,照顾儿女,侍奉瘫痪的公公,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长期的分居生活,双方的隔阂变得越来越深,原本开朗、乐观的孙某此时也变得暴躁、多疑,董某偶尔从外地回来,夫妻两人短暂的相聚也往往以争吵收场。
2011年董某曾起诉过离婚。此次开庭,已经是这对夫妇第二次对薄公堂。在进行法庭调解的过程中,孙某情绪失控、言语激烈,承办案件的杜法官多次耐心劝导,孙某一直不配合,调解工作一时陷入僵局,就在此时孙某突然说道:“我从19岁就跟了你,现在有钱了,你就要做陈世美,死我都不愿意跟你离婚。”冷不妨,她取出事先揣在衣兜里的一小瓶农药喝下。眼见此状,有着三十多年办案经验的杜法官立马冲上前,夺下药瓶。可是孙某已经服下了部分农药并出现了抽搐的现象。怎么办?救人是第一要务。面对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庭长陈波一边安排警车立即将其送往县人民医院,一边联系医院的主要负责人。前后不到十分钟,县医院分管副院长,各科室主任医师,均赶到抢救室准备就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病人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抢救。但由于病人患有胃部疾病和医院医疗条件的限制,只能进行保守治疗,当事人的生命岌岌可危。时间紧急,当晚7时许,医院建议转院,法院院长徐波亲自联系市人民医院,并赶到市院120急救中心等候,江店法庭的四名法官连夜将孙某护送至六安市人民医院。到达市人民医院后,又为其办理了住院手续,支付医疗费,徐波院长紧急联系熟悉的医师抢救治疗。待到孙某病情稳定后已是次日凌晨,徐院长又安排陈波庭长等四人轮流彻夜看护,寸步不离,直至第二天清晨其儿女赶到。经过医院的精心治疗,孙某最终脱离了危险,病情逐步稳定。
5月11日,这是事发后的第一个休息日。陈波庭长由于牵挂病人,顾不上休息,一大早就赶赴六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探望和慰问孙某,并送去了慰问金。在医院的长廊上,庭长陈波耐心地与董某进行沟通,董某慢慢地向陈庭长吐露心声,道出了这么多年独自在外打工的种种辛酸和婚姻生活给自己带来的疲惫。陈庭长回去之后,多次把孙某的一对儿女叫到法庭深入细致地做他们的工作,希望能用亲情的温暖唤回早已心灰意冷的董某。2013年5月19日,孙某康复出院后,陈波庭长与杜法官又把当事人双方请到法庭,与这对夫妻进行沟通交流。“少年夫妻老来伴,人到中年,最重要的就是要彼此信任,互相包容。”陈庭长质朴的语言,深深敲击着孙某的心灵,她泪流满面,并且书面保证今后再也不喝药自残。此时的董某想起年轻时两人在一起患难与共的点点滴滴,也表示不再要求离婚。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调解,这对冷战多年夫妇终于解开了彼此的心结,互相原谅,重修旧好。看着当事人一家祖孙三代和睦回家的背影,陈庭长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编后语————有人说“法官是刀尖上的舞者”。像这种突发事件过去有,现在有,将来可能还有。当事人虽不针对法院,但治病救人,以人为本,不分责任。敢于担当,化解矛盾,这就是金寨县人民法院的法官们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陈波 丁贝贝)